来自Wi-Fi专家的声音

 

无线和无声媒体论文(2)

撰写于:2014年12月17日
作者:silex Wi-Fi专家

上一期,我们从“无线”这个关键词出发,探讨了从狼烟、臂木信号、电报、电话、无线电、电视到移动电话的通信手段的发展。这次我们来聊聊计算机网络的故事。

早期
计算机网络最初并没有自己的基础设施,而是作为元媒体依附于现有的基础设施(主要是电话网络)上。在非常早期的时候,计算机网络是作为一种机制,将终端机连接到位于计算机中心(EDPS)的主机计算机上,以便“使用”它们。在这一点上,它还很难被称为“通信手段”。
计算机网络作为通信手段,实际上是在1970年代个人计算机(PC)普及之后才开始的。当时的个人电脑几乎只是没有实用性的昂贵玩具,但那些热衷于摆弄这些玩具的狂热爱好者们为了交换信息,使用声耦合器和电话线路将彼此的电脑连接起来,形成了“草根BBS(Grass roots BBS)”,这就是计算机网络黎明时期的形态。BBS是“Bulletin Board Service”(电子公告板)的缩写,指的是通过主机(服务器)让用户能够注册发言或查看其他用户发言的服务。在还没有使用“网络”这个词的草根时代,已经在使用“信息存储与检索能力”,这一点值得我们关注。
进入1980年代后,开始出现了拥有全国性服务网络的商业服务。美国的CompuServe和America Online (AOL),以及日本的Nifty-Serve和PC-VAN等都成为了一个时代的代表。这些个人电脑通信服务(英语为 Online Service)具备了“论坛”、“邮件”、“聊天”等功能,比草根BBS更具有“通信手段”的特点。如今蓬勃发展的Facebook和Twitter等SNS(社交网络服务)的功能,本质上和当时的个人电脑通信几乎没有什么不同。当朋友推荐我使用mixi时,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心想:“这不就跟以前的Nifty-Serve几乎一样吗?”


互联网
互联网的原型ARPANET是作为军用项目在1960年代开发的,到了1980年代,它已经发展成为连接大学和大企业研究所的“互联网”网络,但个人电脑通信和互联网基本上是各自独立发展的,没有交集。当时的互联网主要是用于研究所之间的文件交换等目的,如果你不知道“哪个服务器的哪个目录里有什么文件”,就完全无法使用,它被认为是非常不便于外行人使用的东西,而且也没有必要让外行人使用。1990年代,随着万维网(World Wide Web, WWW)的引入,互联网的使用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WWW使用HTML语言来视觉化地展示包含图像在内的多种信息,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感兴趣的对象来“跳转”到该对象的超链接(Hyperlink),从而浏览信息。这比菜单选择形式的商用个人电脑通信直观得多,是一种隐藏着无限可能性的全新信息传递方式。恰逢配备了鼠标和图形用户界面(GUI)的计算机(最初是Apple Macintosh,后来是Microsoft Windows)的普及期,WWW作为“互联网”的代名词,爆炸性地普及开来。正如人们所说,“任何人都可以向世界发送信息”,拥有个人网站(“主页”)在2000年前后变得流行。然而,几乎所有的个人网页在开设后不到一年就停止了更新,最终自然消亡。而“个人信息发布手段”也从个人网页逐渐演变为博客,再到Facebook和Twitter等SNS,这又是另一个话题。

另一个重要的发明是由网景公司在1994年开发的,并在Netscape Navigator浏览器中实现的加密通信协议SSL(Secure Socket Layer)。通过这个协议,可以确认连接对象的合法性(服务器认证),并在加密的基础上进行通信,这成为了在互联网上开展涉及金钱的商业服务所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今天我们理所当然地使用网上预订和网上购物等服务,这在没有SSL带来的安全性的情况下是无法实现的。之前那些对互联网嗤之以鼻,认为“互联网不过是学生的游戏”的商业服务,因为SSL的出现而不得不重新审视互联网的潜力。

互联网的商业应用预示着一个巨大的商业市场的可能性,到了1990年代后期,就像蚂蚁聚集在糖上一样,许多风险企业纷纷涌现,引发了“.COM泡沫”现象。这其中虽然也有一些认真的商业活动,但是太多只是为了吸引投资和推高股价而空谈的纸面创业。到了2000年左右,泡沫破裂导致IT企业的股票暴跌、倒闭和破产接连不断,像“.COM”和“IT”这样的关键词也突然变成了“轻浮、短暂、没有实质内容的表面繁荣企业”的形象,但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从1990年代后半开始,互联网连接专用的基础设施,即所谓的“宽带连接服务”开始出现,计算机网络从依赖电话网络的元媒体进化为独立的媒体,但关于连接形态的讨论将留到其他部分进行。


搜索引擎让世界运转起来
随着互联网的爆炸性普及,新的WWW服务器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的内容几乎每天都在变化。即使你找到了一个看起来有趣的链接并点击它,也经常会遇到404 Not Found错误。如果不知道链接指向哪里,那么这些链接就毫无意义。虽然计算机网络的优点在于“信息的积累和参考”,但如果我们不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什么,那么这些信息就像垃圾堆一样。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约在1996年提出了“推送”。这种系统使Web内容的更新者将更新内容打上标签并发送到推送服务器,然后推送服务器根据“订阅者”的注册条件重新分发这些内容。特别是,Malinba公司大肆宣传其推送分发系统“Castanet”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应有的形态”,媒体也对此进行了大肆报道。
但是现在,几乎没有人记得Malinba或Castanet了。推送的概念以“RSS阅读器”的形式保留了下来,但它们只是作为一种存在。这是因为随着强大的“搜索引擎”的出现,只要输入一些“看似相关的词汇”,就可以“搜索”到所需的信息。
搜索引擎最初是由雅虎公司在1995年左右引领的,随后像Lycos、Infoseek这样的风险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所谓的“群雄割据”的局面。然而,在这些公司中,大约在2000年出现的Google公司迅速成长,使得“谷歌”这个动词成为了互联网搜索的代名词。Google 搜索的优势在于它不仅仅是将信息作为关键词匹配的对象,而是成功开发了一个系统,能够判断信息对用户来说有多大价值,并按照价值高低的顺序显示结果。
信息即使再多,如果不进行关联和整理,也只是垃圾山。可以说,将这些垃圾山变成宝藏的“数据挖掘”这一新的商业模式的开拓,很大程度上依赖于Google公司。


番外:
个人而言,90年代像热病一样流行的“通过互联网实现个人向世界的信息传播”的梦想,在现实的面前逐渐褪色,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确实,与报纸、电视、广播相比,个人的信息传播变得更加容易了(无论好坏)。我多次目睹了网络上的一句不经意的话引发“网络争议”,进而演变成人事进退问题,或者Facebook和Youtube上的有趣投稿在“转眼间”传遍世界各地的情况。确实,在信息如洪水般泛滥的互联网时代,“个人”的存在似乎变得越来越稀薄。在Twitter上被大量调侃的名人名言,或是在YouTube上被数百万次播放的搞笑视频,半年后几乎没人记得。在网络世界中,只有话题本身在不断传播,至于这些话题最初是由“谁”发起的,这个“个人”的存在似乎并不受人关注,同时,复制他人言论的“抄袭”行为也日益普遍。从杂志和电台投稿的时代开始,就存在着抄袭和改编的现象,但数字通信的互联网似乎大大降低了抄袭的门槛。而且,这种现象似乎几乎没人在意。反正半年后就会被遗忘。
尽管计算机网络被提升为“信息积累和参考”的工具,但现在互联网上的信息几乎被一次性消费,这真是讽刺。我并不是想说这是坏事或者说过去更好,但就像不断按下快乐中枢刺激按钮一样,不断消费信息的未来会发生什么(或不会发生什么)是令人担忧的。


总结
从草根BBS到商用服务,再到个人主页的流行与衰退,.COM泡沫,搜索引擎到数据挖掘,我们快速回顾了计算机网络的历史。30年似乎很长,但回想起用1200bps调制解调器连接Nifty-Serve的日子,感觉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时间过得真快啊)。
没有人知道互联网未来将走向何方。目前,业界普遍感觉“供人使用的”互联网需求已经饱和,人们期待未来互联网将作为机器与机器相连的基础设施(M2M:Machine to Machine)而成长。将各种机械设备连接到互联网的做法被称为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或万物联网(IoE,Internet of Everything),人们热烈地宣称IoT/IoE将是下一个增长市场,并热衷于市场开拓。但是,这是否会催生下一个Google或Amazon,或者会不会像推送和.COM泡沫那样重蹈覆辙,还是未知数。


 

相关文章

  •  

Silex 产品信息

我们的技术和产品旨在建立设备之间的通信,并确保这种通信能够顺畅地稳定进行。
而且,更重要的是,使用 Silex 技术和产品的客户可以绝对放心。 我们正是致力于实现这一目标。